周六谈艺说戏话北京马派艺术分享与中国时装走秀女装潮流展览

在京剧的历史长河中,马连良先生无疑是一位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不仅是前、后“四大须生”中的佼佼者,而且他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马连良先生以其深厚的戏曲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保持古典美学基础上的同时,也勇于探索新风格,他所创立的马派艺术,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演员,更为京剧开辟了新的天地。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戏曲家,本周六,“谈艺说戏话北京”将与北京京剧院和马连良艺术研究会携手,以2017年度资助项目为契机,举办一场特别活动。在这个分享会上,将通过《审头》、《白蟒台》、《清官册》、《淮河营》以及《赵氏孤儿》的五个代表作,展现马连良先生不同时期的精华。著名演员朱强、年轻有为的马派演员穆雨、张凯以及裘识将共同讲述马连良先生的一生,以及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每一次尝试与挑战。

三位年轻演员还将现场表演部分唱段或者念白,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马连良先生那独特而深邃的情感表达。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一份文化遗产,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兴趣,让他们加入到保护并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大潮之中。

■时间:6月2日(本周六)上午10点开始

■地点:北京京剧院3楼1号训练厅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北京青年报文化版组公号“文化客”,在后台留言姓名与联系电话。我们将在周六之前进行电话确认,并保证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内存

馬連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出生於北京,是中國著名戲曲藝術家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其對傳統戲曲形式深刻理解與創新的精神,被尊稱為「馬派」藝術創始人。代表劇目包括《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及《失空斬》,等等。他自九歲入學於喜連成科班,一直至晚年的盛行不衰。在20世紀,他與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並稱為「南麒北馬」,後來又與谭富英、高庆奎、杨宝森並稱為「後四大須生」。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