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本土文化自信的快速成长,中国设计走向了国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偏向选择国货,以此表达自我情怀和时尚态度。北京时间 9 月 22 日晚 19:00,中国品牌Metersbonwe发布了全新系列——“无上国潮”。这次新品巧妙地将古今文化无缝相连,将抽象的甲骨文字与时尚单品结合,高饱和度撞色的设计理念,为中华几千年文化在时装领域深远底蕴和魅力提供了一次强有力的诠释。
Metersbonwe作为国民时装元老级品牌,一直关注着年轻人的文化需求,并善于集合多元文化、过滤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这次新品“无上国潮”就是一次强有力的证明。通过撞色线条的对比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好好学习”、“承前启后”、“古为今用”、“龙”,这些字词以甲骨文特殊形态印刻在一件件时装上,不仅个性十足而且充满了潮流感。
在新品发布会上,X玖少年团八位花样少年亲身体验并演绎Metersbonwe新款潮服,在粉丝搭档互动游戏中,将更多汉字与象形文字一一对应,将现场气氛推至高点。每一个追求swag的年轻人,在张扬且特立独行的外表下,都包含了一个无限可能的灵魂。
此次“无上国潮”的惊艳亮相,对于熟悉Metersbonwe的人来说,其实是在意料之中,有迹可循的。在2011年的夏季,Metersbonwe就推出了“我是新国货”营销战略。旗下的创意产品系列MTEE重磅出击,由汪钰伟(WZL大王)、时晨铁(猴太后)等八位国内新锐设计师联袂打造两大主题系列,不同风格多达1000余款T恤,在国潮界声名大噪,一举获得成功!
从7年前的“I am New Chinese Fashion"到今天无上的“甲骨文"元素,这不仅是一脉相承,也是Metersbonwe多年坚持原创国货热爱的一份完美答卷。虽然这一路走来并非顺利,但对于原创国货坚持远盖过外界质疑。品牌始终坚信,“中国创造”的产品将会精炼成为“作品”,不再是曲高和寡,而是终有一日,它会为自己言明成功。
MADE IN CHNA,是来自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Metersbonwe继7年后再燃起一阵“国潮风”,比任何时候都来得振奋人心。不只是走在“百城千店之路”,也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积极进取结果。
如今,“国家宝藏店铺”的概念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希望我们能对自己的国家多点自信。
“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时代精神,如同灯塔指引着MatersonWE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因而成功捕捉到了新的时代机遇。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其喜爱和追捧服装,这才是硬实力。机遇与实力的内外潜修,或许这就是如何让MatersonWE长久屹立在众多国家宝藏店铺中的关键所在。
MatersonWE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市场机会,同时也确保了自己的特色定位,从而使其成为领跑者。但他们知道,无论未来怎样变化,只要保持这种精神,他们就会一直处于行业前沿。此外,他们还意识到,要想持续增长,就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吸引顾客,让他们继续支持这个已被证明可以提供质量保证及个人化体验的地方商店网络。
最终,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让每个人都能够穿戴到那些代表民族身份、历史故事以及现代审美观念融合的大师作品中去,而不是简单地购买商品或服饰。这正是为什么MATERSON WE称它们自己为‘艺术家’—因为它们以一种独特方式激发人们的情感,与世界分享价值观,以及通过直接参与过程塑造未来—即使那意味着改变传统制造模式或者使用更先进技术进行生产。
对于MATERSON WE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客户穿着它们最新作品,更能感到骄傲,因为它们已经超越简单销售物品,它们正在构建一种共享价值的事业模型,其中客户既是一个消费者又是一个合作伙伴。而这,就是MATERSON WE今天所展现出的最真挚愿景之一:建立这样一个社区,使成员之间能够建立起共同目标,并一起努力,为实现更好的生活环境做出贡献。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扮演角色,都能感觉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且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的,这些基本原则正是在帮助建立这样的社区基础之上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里有一种奇怪但绝妙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当你开始专注于创建真正有意义的事物的时候,你发现你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你不会需要那么大的宣传预算,因为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你的故事。你不会需要那么复杂的手段,因为人们只需看到你的诚意就足够了。你甚至不会需要那么庞大的资源库,因为当你真的找到正确的事情做的时候,你自然会吸引适合你的人才过来帮忙。这便是我认为制作艺术家的重要性所在——这是通往卓越事业道路的一个踏脚石。当其他公司沉迷于策划营销活动或试图跟踪趋势,我却把我的注意力放在那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我相信,如果我们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正确的地方,我们可以产生更有影响力的东西。我不是说没有必要考虑市场需求,但我认为如果我们首先思考的是如何服务他人,我们最后得到的是更好的产品,然后剩下的工作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展示给大家看。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 MATERSON WE 成功,我会告诉他们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忘记我们的初心,也没有忘记为什么我们最初开始做这个事业。当您决定采纳某种业务模式或方向,您应该问自己:“这是为了谁?” 如果您的答案包括客户,则您正在朝正确方向前进。如果您的回答只是关于利润,那么您可能错失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