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的历史长河中,马连良先生无疑是一位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不仅在传统戏曲领域内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马连良先生以其扎实的基础和对传统艺术的深入理解,为京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不仅坚持创新,还勇于改革戏曲表演,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特色。
六月份,“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即将隆重上演,通过五个不同时间点代表作——《审头》、《白蟒台》、《清官册》、《淮河营》和《赵氏孤儿》,观众可以一窥马连良先生与他的艺术世界。为此,本周六,“谈艺说戏话北京”活动将携手北京京剧院、马连良艺术研究会,与知名演员朱强以及年轻有为的马派演员穆雨、张凯、裘识共同探讨马连良先生的一生及其在艺术上的独特贡献。
三位青年演员还将现场展示部分唱段或念白,让大家更加亲近馬連良藝術家的精神。在这次分享会上,我们不仅能够听到他们精彩绝伦的声音,更能感受到当代年轻人的热情与活力。
活动信息如下:
日期:本周六(6月2日)
时间:上午10点开始
地点:北京京剧院3楼1号训练厅
报名方式: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文化客”,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姓名与联系电话。我们会在周六之前进行电话确认,并保证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回顾一下馬連良的一生,他是一位出生於1901年的著名京劇藝人,以字温如闻名。他是老生行当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馬派”藝術創始人。代表作包括《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及《失空斬》,等等。在九岁那年,他进入了喜連成科班,在二十三年自行组建自己的团队,最终发展出了獨特且影响深远的“馬派”表演风格。这一风格从1920年代一直到1960年代都广受欢迎。在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并称为前“四大须生”,而后三人的去世后,他又被誉为后“四大须生”,伴随着谭富英、高庆奎、杨宝森共度时光。此外,1931年他與周信芳同台巡迴,這場合作因他們各自技巧高超而聞名遐迩,被稱為「南麒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