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刚在年初的《流浪地球》让国产科幻电影获得了高度期待,随后《上海堡垒》在8月9日如期上映。《流浪地球》中的中国宇航员拯救地球于自然灾害,而《上海堡垒》则是中国防御力量作为最后的堡垒,抵抗外星武装入侵。这类剧情设置风险显著,因为它要面对好莱坞已经熟门熟路的外星人入侵题材。从观众反映来看,《上海堡垒》的表现两极分化,有人赞赏其制作水准和特效场景,而另一些人认为它在主题内涵、剧情结构方面与国际同类影片相比有明显差距。我认为这两种评价都有可取之处,并非完全矛盾。它们反映了不同的参照标准。在基础要素上,《上海堡垒》能满足观众对科幻电影的基本期待,但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和成熟类型片领域,它就不够出色。很多影迷给出的低分也源自于将其与心目中经典作品相比较。
首先,《上海堡垒》的主题和剧情缺乏新意,遭受外星入侵并反击,这样的核心故事并不新颖。此外,细节如母舰形态、空战场景等,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而男主角江洋驾机冲向母舰引导大炮开火的情节,也令人联想到了其他著名影片中的桥段。在《流浪地球》,刘培强将爱转化为牺牲自我,为人类信念,这提升了电影主题;而《上海堡垒》的感情戏过多,与故事主线游离,是创作思路不清晰造成的问题。
这些成功国产电影,如《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实现票房口碑双赢,是因为它们以我为主,在宏大故事设定和正面价值观方面打破常规模式。此时,我们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凝聚主题、表达价值观,对国产类型电影来说,这仍需努力探索。